劉明輝6天前1 分鐘講座回放 | 婦女法修訂與平等就業權糾紛——從懷孕與退休婦女就業歧視案說起主講人:劉明輝 沒有視頻回放,附講座相關的文章和講座 PowerPoint作為參考資料。 #婦女法#建議#職場 相關文章: 劉明輝退休教授的講座 PowerPoint:
呂孝權5月10日2 分鐘講座回放 | 婦女法修訂與反家暴法實施婦女法修訂與反家暴法實施 第一部分——《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法 講者將聚焦反家暴議題探討對《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法的建議,並梳理《反家庭暴力法》施行六年來的重要變化和進展。 主講人:呂孝權 律師 北京市千千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公益律師,專職從事婦女權益法律援助、研究與倡導工作。...
-5月10日1 分鐘講座回放 | 婦女平等就業權利的立法和司法保障劉小楠教授 沒有視頻回放,附講座相關的文章和講座 PowerPoint作為參考資料。 #婦女法 #建議 #職場 劉小楠教授的文章: 劉小楠教授的講座 PowerPoint:
平權在線3月4日15 分鐘講座回放 | 中國婦女組織的「前世今生」自清末以來的百餘年間,中國的婦女組織從存在樣態、社會功能及法律環境上經歷了什麼變化?在哪些時間段裡,組織得以繁榮勃發、叱吒風雲;在另一些時間則自覺「聽黨話跟黨走」?探索這一段歷史,或許會有令人驚奇的發現。
平權在線3月4日27 分鐘講座回放 | 如何消除工作世界中的暴力及騷擾?近日,阿里巴巴女員工自曝遭高管性侵事件再次引起社會對職場性別暴力問題的關注,不少網友倡議企業應建立反性騷擾機制。工作場合的暴力與騷擾如何界定、適用範圍為何,政府及僱主應提供怎樣的保障與支援?
平權在線3月3日14 分鐘講座回放 | 初心和變遷:中國共產黨婚姻家庭觀的法律實踐從20世紀20年代到21世紀20年代,它如何從「婚姻絕對自由」、「兒童公育」的初心發展成「以不妨礙丈夫的革命工作為限」和「新賢妻良母」的倡導? 在本次講座中會基於法律和政策對婚姻家庭觀的背景與發展做一次回顧。
平權在線1月20日18 分鐘教育如何推進法律實施教育如何推進法律實施? ——台灣校園霸凌防治經驗分享與討論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是台灣第一個由專業教育工作者組成的性平團體,曾協助「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並參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推動。 自2012年以來,協會研發了多種性別平等教育素材,與公部門、學校、企業和民間...
平權在線1月6日10 分鐘講座回放 | 當校園欺淩成為融合教育的阻礙(上)導言: 身心障礙兒童是更易遭受校園暴力和校園欺淩的邊緣群體之一。如何消除歧視、騷擾和欺淩,讓包括身心障礙兒童在內的學生享受安全的融合教育環境,保障身心障礙兒童的平等受教育權? 2021年4月18日下午,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中心平等權項目組舉辦了「當校園欺淩成為融合教育的阻...
平權在線1月6日12 分鐘講座回放|卓新力量:如何推動身心受障者自主決策和社區生活 香港的心智受障者自我倡導組織「卓新力量」各成員多年來在本地和國際倡議,消除主流社會的種種限制,為心智受障者和更廣泛的身心受障群體爭取自主決策、獨立生活和社區生活的權利。
平權在線1月6日5 分鐘基於性別的校園暴力和欺凌:預防、救濟和處理機制會議公告2021年11月21日,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平等權項目舉辦了《基於性別的校園暴力和欺凌:預防、救濟和處理機制》的網絡研討會。該研討會有幸邀請到了來自聯合國駐華機構、中國內地和台灣地區的學者、實務工作者和律師,就兩地的教育及司法如何預防、處理校園暴力和欺凌事件進行了研討,同時有來自中國
平權在線2021年10月20日16 分鐘性傾向去病化二十年:滯礙與前路(上)2001年《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對性指向障礙診斷標準的更新,被視為是同/雙性戀在中國內地去病理化的開端。然而,仍有眾多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人士,並未因此而擺脫被強制扭轉治療的惡夢。 公民社會組織、法律人士,如何對援助遭遇扭轉治療的性小眾?
平權在線2021年10月19日12 分鐘性傾向去病化二十年:滯礙與前路(下)精神醫學界對性傾向扭轉治療態度如何? 強調接納的「肯定性諮詢法」的本土實踐如何? 為轉變性小眾被汙名、被矯正的現狀,我們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平權在線2021年9月7日15 分鐘【反家暴法五週年:進展與反思】文稿編輯《反家暴法》於2015年12月通過,2016年3月1日正式施行。五年過去,這部法律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反家暴倡導者和介入個案的社會工作者及志願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新冠疫情期間,包括多元性別、殘障女性等更弱勢群體面臨什麼樣的家暴情況?
平權在線2021年8月2日12 分鐘 《酷兒媒體在中國:性少數群體的文化生產和影像行動》講座精編在過去三十年間,中國的酷兒社群逐漸形成,由性少數群體自己製作和消費的媒體也不斷被生產和傳播,包括網絡電台和節目、口述歷史、紀錄片和電影節等多種媒體形式。這些媒體實踐如何形塑和影響了當代中國性少數群體的身分認同和社群文化?它們在身分建構和社會改變方面有怎樣的啟示?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2021年6月25日5 分鐘第三屆亞太地區性別暴力防治高峰論壇第三屆亞太地區性別暴力防治高峰論壇 「以法律促行動,消除性別暴力」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與台灣防暴聯盟、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平等權項目於本年六月十六至十八日合辦了第三屆亞太地區性別暴力防治高峰論壇。此次論壇重點關注與性別暴力相關的法律的執行和司法程序,邀請了來自印度、韓國、尼泊爾...
平權在線2021年5月4日26 分鐘離婚在中國:制度約束與性別後果4月7日,我們有幸邀請到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的賀欣教授來介紹他的新書《離婚在中國:制度約束及性別後果》(Divorce in China: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nd Gendered Outcomes)。賀欣教授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和在場的參與者進行
同志平等權益促進會, 平權在線2021年4月15日11 分鐘講座回放|同性伴侶親子關係的法律認定(上)2001年4月1日,同性婚姻在荷蘭獲得法律認同,其也成為全球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在全球同婚合法化20週年之際,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性別平等系列講座於3月27日晚開辦「同性伴侶親子關係的法律認定」一期,邀請到了荷蘭前D66國會議員Boris Dittich ,同性伴侶親權案當事人
平權在線2021年2月4日13 分鐘法律如何確保無障礙環境的可及可用使用無障礙設施、無障礙地獲取信息,是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社會的重要前提。輪椅使用者因為無障礙設施的不完善可能遭遇嚴重的人身傷害,無障礙地獲取公共衛生信息也關係到疫情中聽力、視力、心智障礙群體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