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V  Series Banner

婦女權利與可持續發展系列講座

Women's Righ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ries

第一講:北京世婦會的遺產:全球性別平等的黃金標準

​(2024年9月26日)

1995年9月,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北京世婦會”),189個成員國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對「十二個關切領域」做出承諾。這份文件為實現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制定了最全面和最具變革性的全球議程,至今仍影響全球婦女事業的發展。

 

為了紀念北京世婦會30週年,即“北京+30”,將在2024-25學年舉辦「婦女權利與可持續發展」的系列講座,分享和討論北京世婦會30年來全球推動性別平等的主要機制和中國婦女權益相關法律政策和實踐的情況。本學期的第一次講座邀請到北京世婦會的親歷者、性別研究專家劉伯紅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劉教授將結合自身經歷和研究,回顧北京世婦會召開的背景和會議成果,分析30年來其對全球性別平等政策的影響以及對中國婦女發展及婦女權利保障的意義。

性別研究專家劉伯紅老師結合自身經歷和研究,以「北京世婦會的遺產」為主題,分兩個部分進行分享。

上半部分聚焦「30年前的北京世婦會」,劉老師回顧30年前北京世婦會召開的背景和會議成果。具體包括:聯合國前三次世界婦女大會,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的籌備活動,非政府組織婦女論壇情況、政府級會議的議程及重要成果:《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這部分的結尾劉老師強調了北京綱領對於推動性別平等的重要性並具體介紹了十二大關切領域。這部分結束之後討論兩個問題,一是四次婦女大會參會成員的變化,二是非政府組織論壇對大會成果的影響。劉老師強調了非政府組織論壇的開放性質,允許來自各國的所有人參加。然而,她指出獲得簽證和資金是前往北京參加大會的必要條件。關於第二個問題,劉老師提到非政府組織論壇的議程和成果對主要大會議程產生了影響。

下半部分聚焦「30年來北京世婦會對全球和中國的影響」,劉老師分析了30年來北京世婦會對全球性別平等政策的影響以及對中國婦女發展及婦女權利保障的意義。劉老師以每五年對北京世婦會的紀念和審議活動進行介紹,梳理了三十年來全球和中國性別平等的進展和挑戰。她提到中國政府將尊重和保障婦女權利上升為國家意志的決定,以及制定了貫徹行動綱領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她還提到中國婦女參與可持續發展和性別平等事業的主體意識和群體意識的發展,以及婦女組織、婦女運動、婦女理論和婦女研究的發展。這部分結束之後討論了幾個問題,包括這些文件對國家的約束力、遭受交叉歧視的殘障婦女的情況、此刻對於未來婦女權益發展的展望特別是怎麼解決代際傳遞的問題。劉老師結合自身經驗給予了回應,並呼籲大家一起攜手,共同努力推進性別平等。

​講者:劉伯紅,曾任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華女子學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社會性別與公共政策、社會性別與婦女發展。曾參加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婦女非政府組織論壇的籌備和組織工作。

授課講義: PPT-Liu Bohong-20240926.pdf

​視頻回放​ - BiliBili 版本影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xfeEEKm

第二講: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婦女人權

​(2024年10月19日)

2015年,聯合國成員國一致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宣布要共同實現覆蓋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既是單列的一項目標(SDG 5),又貫穿在其他目標中。SDG5強調婦女的主體地位,回應了《北京行動綱領》確保婦女和女童享有人權的承諾,將可持續發展和婦女人權緊密結合。

 

本次講座將從SDGs提出的歷史背景出發,介紹國際公民社會和區域機制與SDGs的互動。進而以SDG5為例,分析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與《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北京行動綱領》等其他國際機制的關係。值此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30週年之際,探討如何結合現有不同機制繼續推動性別平等。

​講者:蔡一平,新世紀婦女發展選擇(DAWN)執委會委員。參與並研究國際婦女運動和性別平等倡導的理論和實踐。重點關注全球南方婦女運動、性與生育健康與權利、發展與人權等領域。

授課講義: PPT-Cai-Yiping-20241019.pdf

​視頻回放​ - BiliBili 版本影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aDnYgE8x

第三講:95世婦會後中國婦女權利的法律保障

​(2024年12月17日)

Poster 20241217 HKU 1920.jpg

講座介紹:

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北京世婦會”)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對十二個關切領域做出承諾。「婦女的人權」是其中一個重要領域,包括三個具體的戰略目標,即:通過充分執行所有人權文書,尤其是《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促進和保護婦女的人權;確保法律面前和實際上人人平等和不受歧視;普及法律知識。30年來,中國在這一領域進展如何?是否落實了以上目標?本次講座中,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的劉小楠教授將解讀以上戰略目標對促進婦女權利的意義,並分析北京世婦會後中國在婦女權利的法律保障方面的進展和挑戰。

 

時間:2024年12月17日(星期二) 19:00-21:00 (香港時間)

語言:普通話,提供中文實時字幕

平台:線上 (Zoom會議)

註冊連結: https://bit.ly/4f5K3Sz

講者介紹:

劉小楠 教授

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教授。中國婦女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法研究會理事、全國總工會智庫專家。主要從事人權法學、反歧視法及性別與法律方面的研究。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及國際研究項目,撰寫或主編《社會性別與人權教程》《反歧視法講義》《港台地區性別平等立法及案例研究》《95世婦會後中國婦女權利發展狀況研究》等多部著作。

後續講座預告:

第四講:國際和國家層面消除性別暴力的經驗和挑戰

​(2025年1月)

bottom of page